現在父母如何與獨立子女好好溝通
來源:中國121軍事夏令營 | 發(fā)布時間:2015-11-18 |點擊量:|
摘要:誰都沒有能夠做到盡可能地聆聽對方言語的表層意思以及深層含義,悉心揣摩對方的真正心思,而只顧各說各的,看似對話,其實還是沒有對象的獨語。于是,雙方都覺得委屈、寂寞與孤獨,甚至各自會感到悲傷——悲傷到流淚。
上海青少年軍事夏令營知現代家庭獨生子女的唯一性,這樣下去會使家長對孩子的成敗帶有“下賭注”的感覺,可能自己原來沒有做到的事情或承受過的苦難,都會轉化為強烈的補償和懼怕心理,這在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心態(tài)下,其實也是對孩子的培養(yǎng)表現出:過高的期望、過分的關心、過多的呵護等待,就會致使孩子普遍出現:無情、無能、無責任感。這與其講花錢博得孩子開心一刻,到不如說借此補償自己的苦澀童年。在這個看似高標準嚴要求,是愛心無限,實則為亂攀比貪虛榮,又有淺薄之舉。那又有多少精力恨鐵不成鋼,施幾許愛心培育生命之花。這在關心子女成長不過是體面借口,放棄自我奮斗方才是深層動機。
作為天下的父母,誰不祈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并祈望孩子能比自己更出色,能比自己活得更好?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會為他(她)無私地奉獻一切的!大概自有人類歷史以來,處于任何一個時段上的兩代人,都不是很和諧的。一代人生下了一代人,本想使下一代人成為自已的擴大與延伸;但事實上,當下一代人一旦有了經驗、有了思想、有了獨立辨析的能力時,則開始逆反、背離,甚至是對抗。這令人困惑、不可思議甚至令人惱怒與絕望的下一代人,總不肯安于上一代人溫暖的羽翼之下,總不肯順上一代人的心思去言語和行動。對立會因為一個具體家庭雙方的理解能力、教養(yǎng)狀況的不同而會程度不同,但對立卻幾乎是絕對的。理智的雙方希望用對話來消除橫亙在他們中間的無形的、不知名的隔閡,但許多時候,雙方都發(fā)現,他們只是在獨語,誰都沒有能夠做到盡可能地聆聽對方言語的表層意思以及深層含義,悉心揣摩對方的真正心思,而只顧各說各的,看似對話,其實還是沒有對象的獨語。于是,雙方都覺得委屈、寂寞與孤獨,甚至各自會感到悲傷——悲傷到流淚。
父母總是將與學習無關的問題統統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希望孩子以更充沛的精力集中搞好學業(yè)。然而,人非草木亦非機器,不是你把哪個開關關掉了,他就不再有這方面的想法了。尤其是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的少年,如果只是一味地卡、堵、壓,只能使他們幼嫩的心靈受到壓抑、扭曲,甚至帶來心理疾玻當一個家庭里每天都有輕松、和諧的笑聲傳出來的時候,生活在其中的孩子該是多么幸福埃然而,現實中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那么幸運的,他們對于家庭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也許就是讓家成為一個可以讓他們傾訴的地方。
熱門標簽
Copyright @ 2003-2025 tbm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北京三行華拓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
京ICP備09067369號-111
網站聲明:頁面中所有涉及槍支均為玩具槍支,僅供夏令營學生訓練使用。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