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1963年只有2460平方千米,70年代初期約為4000平方千米。大鹽湖延西北-東南向延伸,長120千米,寬63千米,深4.6-15米,面積352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約1280米。鹽度高達150-288‰。大鹽湖資源豐富,鹽類儲量較大,達60億噸,其中食鹽占3/4,還有鎂、鉀、鋰硼等。大鹽湖為猶他州一大旅游勝地。鹽湖城是該州內(nèi)最大的城市和首府,位于湖的東南岸。美國南太平洋鐵路橫跨大鹽湖湖面。
地處洛基山脈1280公尺處,四周群山環(huán)繞,長年積雪。大鹽湖是個死水湖,沒有泄水口,湖水流失主要靠太陽的自然蒸發(fā)。湖水的補充則主要來自大自然的雨和融化的雪水。當盛夏炎炎時為沙漠型氣候,雨、雪水源源不斷地將高山上和沙漠中的礦物質(zhì)及微量元素沖刷到湖泊中。太陽每日不懈地將湖泊中的水分蒸發(fā)掉,水分流失,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卻在湖中安了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億年來這種天然生態(tài)循環(huán),造成鹽湖中的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含量愈來愈高,水的濃度高出海水50倍。
大鹽湖位于美國猶他州北部
西半球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世界上含鹽度最大的內(nèi)陸湖之一。干燥的自然環(huán)境與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學特征與海水相同,但因蒸發(fā)量遠超過河川補給量,
湖水含鹽量比海水大得多。歷史上由于蒸發(fā)量和河水流量的變動,湖的面積變化極大,1873年和1980年代中期面積為6200平方公里(2400平方哩),1963年只有2460平方公里(950平方哩)。湖面可高達海拔1284公尺(4212尺),低則為1277公尺(4191尺)。一般水深4.5公尺(15尺),最深達11公尺(35尺)。西北-東南向延伸,長120公里,寬63公里,深4.6~15米,面積352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約1280米。鹽度高達150~288‰,東南和南部接納貝爾河、喬丹河和韋伯河,湖水無出口,故湖面南高北低,鹽度則北高南低。
湖泊水量取決于降水和蒸發(fā),湖的面積多變,1873年曾達6216平方公里,1963年下降到2460平方公里。鹽類儲量豐富,達60億噸,其中食鹽占3/4, 還有鎂、鉀、鋰、硼等。年產(chǎn)食鹽約27萬噸。20世紀70年代起著重開采、提煉鉀堿和鎂等多種礦物。
湖中島嶼散布,主要有安蒂洛普島等,可飼養(yǎng)水禽和牧羊。湖中生物限于鹽水蝦、水藻等,蝦籽是國際市場上熱帶魚飼料來源之一。美國南太平洋鐵路橫跨湖面。為猶他州一大旅游勝地。州內(nèi)最大城市和首府鹽湖城位于湖的東南岸。
由于開發(fā)湖區(qū)的豐富礦產(chǎn)和發(fā)展水上體育活動,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qū),以保護鵜鶘、蒼鷺、鸕鶿和燕鷗等珍貴野禽,大鹽湖成為猶他州一大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