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近日在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一位小學老師說,小學一年級新生吃飯要喂系鞋帶、看鐘表、剝雞蛋等基本生活技能也都成難題……在獨生子女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特別是在4-2-1家庭中,父母也是對孩子關心有加,老人也是加倍呵護著孩子,很多孩子也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孩子就有惰性,容易養(yǎng)成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性格。北京西點軍校夏令營>>>
愛孩子變成了害孩子,這樣的家長只能讓孩子永遠成長在家庭保護傘下,孩子何時才能夠獨立,怎么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呢?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很多育兒書里都會提到,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孩子和父母保持獨立,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個體,有一天當孩子離開父母時,能自己獨擋一面。
孩子總一天會長大,最終還要擺脫父母這根拐杖,離開家庭自己走向社會。孩子成長就像一棵小樹的成長,小樹如果永遠生活在大樹保護下,沒有經歷暴風雨洗禮怎么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呢?在學齡前家長就應培養(yǎng)孩子獨立,小學階段孩子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健全人格非常重要,可以多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獨立性強的孩子,往往做事有明確的目的性,能主動做事,有進取心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長大后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孩子的獨立性是怎么培養(yǎng)的?是在實踐當中培養(yǎng)起來的。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這是一個教育原則。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要從首先培養(yǎng)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如從簡單的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到孩子幫忙做家務……培養(yǎng)這些基本能力、基本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通過自理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性,孩子遇到一些困難不想干了,家長千萬不要心軟,更不要包辦代替,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有依賴性。建議家長剛開始可以從旁幫助,多給孩子鼓勵,到后來就讓孩子自己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動手,親自參加實踐,吃點苦,受點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識奧秘,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堅強意志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形成。”家長要把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里,因為特別是家庭教育,它是隨時隨地都有教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經常為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逐步學會自己做事、自己動腦筋想問題。家長應該從小就要開始鍛練其“獨立性”, 包括生活的“獨立性”和學習的“獨立性”讓他盡可能擺脫依賴依賴父母。
看看如今的社會,競爭之激烈,請父母不要當孩子的保護傘了,讓孩子獨立吧!給孩子動手做事、待人接物的機會,不要怕孩子受苦受累,不經風雨何以見彩虹,只有經歷了才會有長進,孩子只有在不斷的發(fā)現錯誤和糾正錯誤中才會真正長大!北京西點軍校夏令營>>>
閱讀上一篇:父母也該學會向孩子道歉
閱讀下一篇:北京西點專注力特訓夏令營幫助孩子實現暑期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