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美麗圣誕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1-5-21
圣誕節(jié)的德國街頭
圣誕節(jié)的德國街頭
圣誕節(jié)的德國街頭
又到圣誕!歐洲,每年的12月,到處飄蕩著圣誕節(jié)特有的色彩和味道。
若問我圣誕是什么顏色?想了半天只好說是銀色的,因為雪;綠色的,由于圣誕樹;彩色的,那就是禮品包裝紙的顏色。
那圣誕的味道又是什么樣的?呵呵,這種味道我最熟悉了:那是圣誕餅干的味道,巧克力和香水的味道,當然還有商場為爭得人們更多購買圣誕禮物而制造的“漂亮戰(zhàn)火”的味道。
彩色氣息 兒童
兒童始終是圣誕節(jié)的主角。我的老師,那個好嚴肅好死板的德國中年人也在圣誕前的聚會上向我們承認:他在童年時代最美好的夢想就是向圣誕老人盡情要禮物。呵呵,看,教授的童年與普通的孩子可沒兩樣呢!
才11月,孩子們就已經(jīng)扳著手指苦苦等待,日歷一翻到12月,他們就快樂地高喊:圣誕來了,有禮物了!
是的,在歐美,從12月一開始,圣誕的氣氛就在每個角落彌漫,披紅掛綠的圣誕樹,慈祥可愛的圣誕老人,更讓孩子歡欣的是:沒事在街上走一圈就能收到一袋圣誕禮物———每到12月,商場可大方了呢。數(shù)了一下一位5歲德國孩子在一周內(nèi)收集到的來自街頭的禮物:氣球若干,巧克力超出20塊,小掛件接近10個,小糖果無數(shù),小帽子3頂,小玩具5件……如此大收獲,能不開心嗎?我忌妒地看著他,也真希望自己才5歲呢。
孩子除了掏商家的腰包外,還掏父母的錢袋。12月的歐洲街頭布滿了熱鬧的圣誕集市,猶如中國的廟會。就像中國父母帶孩子進廟會自然少不了買糖葫蘆之類一樣,歐洲父母帶孩子逛圣誕集市要掏錢滿足孩子上旋轉(zhuǎn)木馬的小小央求,或者要吃個新鮮的面包夾香腸……所以,盡管歐洲的12月很冷,孩子依舊愛出門,哪怕小臉被凍得通紅,也會綻著如花一般的笑容。
香水味道 女人
圣誕還是女人的圣誕,因為購物。12月最有理由購物了,因為要買很多的圣誕禮物給家人,給朋友,當然,也給自己。而且女人還很多變,前兩天還說這款禮物是給安雅那款禮物是給安娜,一夜之后兩個禮物都舍不得送出去成了自己的了。嘿,女人都是這樣的,我可以作證———因為我自己也如此,圣誕節(jié)總有不少自己送自己的禮物。
圣誕將至,商鋪爭先恐后地把漂亮的禮物擺放在最顯眼的地方,于是女人們東看看,西瞧瞧,盤算著給父母給老公給孩子給朋友的最佳禮物,心情愜意。或者挑一下自己最中意什么,到時候拐彎抹角地同老公說一下,圣誕禮物雖說注重“驚喜”,但萬一老公給了自己一個最不稱心的東西并且還要違心地贊美禮物漂亮的話,那簡直是往心里插把刀。
于是douglas(專售上等香水和化妝品)、swarovski(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水晶)等品牌店里都是女人的身影,她們快樂專注的眼神似乎在提醒著男士:給女人買這些禮物絕對不會錯!
糕點味道 家庭
西方的圣誕如中國的春節(jié),是個注重家庭團聚的節(jié)日。為了那一天,每個家庭都會做最豐盛最充足的準備工作。男人的任務是樹立圣誕樹,孩子和女人負責點綴裝飾,到了晚上就插上霓虹燈,讓小花園在一片銀色中閃爍著溫馨柔和的圣誕光芒。
除了花園,為圣誕做準備的另一個重要場所就是廚房。圣誕前的幾周,幾乎每個家庭的廚房里都彌漫著各種糕點的香味:主婦們在興致勃勃地烤制各種圣誕餅干和糕點,這些有著星星或圣誕老人圖案的糕點將在圣誕之夜隆重登場。
記得有一年是在德國朋友家過圣誕,印象最深的就是品種繁多、香味誘人、花色無數(shù)的各種餅干糕點,色澤形狀質(zhì)量口味完全比得上專業(yè)糕餅店里出售的。女主人殷勤地勸我一一品嘗,說這是她烤制的,那是她妹妹烤的,那是她媽媽烤的,我嘗得肚子已經(jīng)撐了,最后她又拿出一碟:那是她外婆烤的,80歲老人烤的餅干,無論如何要嘗嘗!我傻眼了,早知這樣,剛才才不會那么猛吃呢。最后走時,除了沉甸甸的胃,手里又拎走了好大一袋。
窗外,大雪在飄揚,而寬敞舒適的廚房里溫暖并滿是香味,哪個男人女人會不愛這樣的家呢?
銀色氣息 商場
比起杭州一到節(jié)日就動輒7折6折5折的促銷活動,歐洲,尤其德國的商家實在太保守了。除了換季,商場很少有大型促銷活動,圣誕期間也不例外。我曾就杭州的做法與我那學經(jīng)濟的朋友安妮卡探討,她大感不解:圣誕節(jié)人人都要買禮物的,想打折?不可能!除非等到過了圣誕吧!
但商場依舊有法子吸引到熙熙攘攘的人群。
裝飾門面是第一招。從12月開始,商場就被紅色配金絲的巨大蝴蝶結圍裹,那是圣誕的特有裝飾物;室內(nèi)的圣誕布置創(chuàng)意更是豐富,且年年不同:某一年是開辟了滑雪角,鋪滿人造雪;某一年是采用動物形象,大打孩子招牌;某一年又是以氣球為主角,充滿歡樂之氣。總之,目的都是為了吸引人氣尤其是吸引孩子與女人的眼球。
裝飾禮物是第二招。在展示櫥窗上很有藝術感地堆滿包了彩紙扎了絲帶的禮物,金光閃閃的禮盒在第一時間傳達信息:該買禮物了!這里有這么多漂亮的禮物。】熨I啊快買!于是,太多像我這樣的女人就開始失控了。
若是超市,沒法像商場那樣大規(guī)模裝飾門面和柜臺,那么,它會有最實在的一招:圣誕過后的一天之內(nèi),所有商品8折出售。天,這是最實在最有殺傷力的了,德國哪個商場會8折出售東西?它們死板得連9.8折都不會!只是,這樣一個廣告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媽媽說,要等到過了圣誕節(jié)才給我買樂高玩具,嗚嗚嗚……
若問我圣誕是什么顏色?想了半天只好說是銀色的,因為雪;綠色的,由于圣誕樹;彩色的,那就是禮品包裝紙的顏色。
那圣誕的味道又是什么樣的?呵呵,這種味道我最熟悉了:那是圣誕餅干的味道,巧克力和香水的味道,當然還有商場為爭得人們更多購買圣誕禮物而制造的“漂亮戰(zhàn)火”的味道。
彩色氣息 兒童
兒童始終是圣誕節(jié)的主角。我的老師,那個好嚴肅好死板的德國中年人也在圣誕前的聚會上向我們承認:他在童年時代最美好的夢想就是向圣誕老人盡情要禮物。呵呵,看,教授的童年與普通的孩子可沒兩樣呢!
才11月,孩子們就已經(jīng)扳著手指苦苦等待,日歷一翻到12月,他們就快樂地高喊:圣誕來了,有禮物了!
是的,在歐美,從12月一開始,圣誕的氣氛就在每個角落彌漫,披紅掛綠的圣誕樹,慈祥可愛的圣誕老人,更讓孩子歡欣的是:沒事在街上走一圈就能收到一袋圣誕禮物———每到12月,商場可大方了呢。數(shù)了一下一位5歲德國孩子在一周內(nèi)收集到的來自街頭的禮物:氣球若干,巧克力超出20塊,小掛件接近10個,小糖果無數(shù),小帽子3頂,小玩具5件……如此大收獲,能不開心嗎?我忌妒地看著他,也真希望自己才5歲呢。
孩子除了掏商家的腰包外,還掏父母的錢袋。12月的歐洲街頭布滿了熱鬧的圣誕集市,猶如中國的廟會。就像中國父母帶孩子進廟會自然少不了買糖葫蘆之類一樣,歐洲父母帶孩子逛圣誕集市要掏錢滿足孩子上旋轉(zhuǎn)木馬的小小央求,或者要吃個新鮮的面包夾香腸……所以,盡管歐洲的12月很冷,孩子依舊愛出門,哪怕小臉被凍得通紅,也會綻著如花一般的笑容。
香水味道 女人
圣誕還是女人的圣誕,因為購物。12月最有理由購物了,因為要買很多的圣誕禮物給家人,給朋友,當然,也給自己。而且女人還很多變,前兩天還說這款禮物是給安雅那款禮物是給安娜,一夜之后兩個禮物都舍不得送出去成了自己的了。嘿,女人都是這樣的,我可以作證———因為我自己也如此,圣誕節(jié)總有不少自己送自己的禮物。
圣誕將至,商鋪爭先恐后地把漂亮的禮物擺放在最顯眼的地方,于是女人們東看看,西瞧瞧,盤算著給父母給老公給孩子給朋友的最佳禮物,心情愜意。或者挑一下自己最中意什么,到時候拐彎抹角地同老公說一下,圣誕禮物雖說注重“驚喜”,但萬一老公給了自己一個最不稱心的東西并且還要違心地贊美禮物漂亮的話,那簡直是往心里插把刀。
于是douglas(專售上等香水和化妝品)、swarovski(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水晶)等品牌店里都是女人的身影,她們快樂專注的眼神似乎在提醒著男士:給女人買這些禮物絕對不會錯!
糕點味道 家庭
西方的圣誕如中國的春節(jié),是個注重家庭團聚的節(jié)日。為了那一天,每個家庭都會做最豐盛最充足的準備工作。男人的任務是樹立圣誕樹,孩子和女人負責點綴裝飾,到了晚上就插上霓虹燈,讓小花園在一片銀色中閃爍著溫馨柔和的圣誕光芒。
除了花園,為圣誕做準備的另一個重要場所就是廚房。圣誕前的幾周,幾乎每個家庭的廚房里都彌漫著各種糕點的香味:主婦們在興致勃勃地烤制各種圣誕餅干和糕點,這些有著星星或圣誕老人圖案的糕點將在圣誕之夜隆重登場。
記得有一年是在德國朋友家過圣誕,印象最深的就是品種繁多、香味誘人、花色無數(shù)的各種餅干糕點,色澤形狀質(zhì)量口味完全比得上專業(yè)糕餅店里出售的。女主人殷勤地勸我一一品嘗,說這是她烤制的,那是她妹妹烤的,那是她媽媽烤的,我嘗得肚子已經(jīng)撐了,最后她又拿出一碟:那是她外婆烤的,80歲老人烤的餅干,無論如何要嘗嘗!我傻眼了,早知這樣,剛才才不會那么猛吃呢。最后走時,除了沉甸甸的胃,手里又拎走了好大一袋。
窗外,大雪在飄揚,而寬敞舒適的廚房里溫暖并滿是香味,哪個男人女人會不愛這樣的家呢?
銀色氣息 商場
比起杭州一到節(jié)日就動輒7折6折5折的促銷活動,歐洲,尤其德國的商家實在太保守了。除了換季,商場很少有大型促銷活動,圣誕期間也不例外。我曾就杭州的做法與我那學經(jīng)濟的朋友安妮卡探討,她大感不解:圣誕節(jié)人人都要買禮物的,想打折?不可能!除非等到過了圣誕吧!
但商場依舊有法子吸引到熙熙攘攘的人群。
裝飾門面是第一招。從12月開始,商場就被紅色配金絲的巨大蝴蝶結圍裹,那是圣誕的特有裝飾物;室內(nèi)的圣誕布置創(chuàng)意更是豐富,且年年不同:某一年是開辟了滑雪角,鋪滿人造雪;某一年是采用動物形象,大打孩子招牌;某一年又是以氣球為主角,充滿歡樂之氣。總之,目的都是為了吸引人氣尤其是吸引孩子與女人的眼球。
裝飾禮物是第二招。在展示櫥窗上很有藝術感地堆滿包了彩紙扎了絲帶的禮物,金光閃閃的禮盒在第一時間傳達信息:該買禮物了!這里有這么多漂亮的禮物。】熨I啊快買!于是,太多像我這樣的女人就開始失控了。
若是超市,沒法像商場那樣大規(guī)模裝飾門面和柜臺,那么,它會有最實在的一招:圣誕過后的一天之內(nèi),所有商品8折出售。天,這是最實在最有殺傷力的了,德國哪個商場會8折出售東西?它們死板得連9.8折都不會!只是,這樣一個廣告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媽媽說,要等到過了圣誕節(jié)才給我買樂高玩具,嗚嗚嗚……
![]() 英語學習心得體會 |
![]() 寫下自己游學的目標 |
![]() 蜂擁而至的學員 |
![]() 白宮湖畔前的留影 |
![]() 英孚夏令營圓滿結束 |
![]() 英孚夏令營閉營頒獎儀式 |
![]() 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
![]() 澳洲學習園地 |
上一篇:獅城新加坡美麗圣誕節(jié)
下一篇:英孚夏令營海外游學之旅開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