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普遍內(nèi)斂靦腆,一開始都不太愿意開口說話,但兩三天后,他們就能和當?shù)睾⒆哟虺梢黄?/p>
暑假,是中小學生
海外游學的旺季。據(jù)估算,有的大型游學機構(gòu)一個暑假就能送出一萬多人。隨著出國留學越來越便利,游學也呈現(xiàn)出低齡化的趨勢。從目前來看,由于游學一趟并不便宜,于是一些家長便把游學當做留學的前站,或者把游學當成了提高外語水平的捷徑。但是,游學帶給孩子的功能往往是“認識世界”,并不能滿足家長的這些需求。
對于社會上“只游不學”、“游而不學”的批評,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學習在大多數(shù)游學產(chǎn)品中仍占較大比重,只是游學的效果被家長曲解。
游學比學更重要
游學產(chǎn)品有語言培訓主題的、體育營、藝術(shù)營、航天營,甚至還有哈佛領(lǐng)導力培訓營。游學的價值不在于多學會幾個單詞,不能僅限于語言水平的提高。游學中的學習是多方面的,即使是最簡單的吃飯,也可以成為學習的途徑。
游學的意義在于讓孩子遇見美好。人要追求美好,應該首先知道什么才是美好。在中國,人們認為垃圾桶是非常臟的,但是孩子們到了德國,卻發(fā)現(xiàn)當?shù)氐睦胺浅U麧?。讓孩子們更為驚訝的是,在當?shù)厝说难劾铮氨緛砭褪沁@個樣子的。
別讓游學失去了意義
游學一定要早做規(guī)劃。第一次去游學可以選擇比較大眾的,第二次去就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有機會的話可以多出去幾次。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初高中的六年時間里出去游學兩三次將成為普遍現(xiàn)象。
建議孩子自己出去看世,目前,每年陪同孩子游學的家長,但是并不建議家長陪同。如果孩子自己去,一切事情都需要他自己考慮,如果家長陪同,一切事情就會變成家長做主,就失去了游學的意義。同樣不建議太多相互認識的同學結(jié)伴出游,因為游學不光要跟外國孩子交流,還應該跟同團的孩子交流,如果人太熟,就失去了一半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