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現(xiàn)場地址:北京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16室(乘車:紅民村車站或地鐵4號線人民大學站C口出,雙安商場東側300米即到。)
集合地點、辦公地址:慧忠北里天創(chuàng)世緣B座(地鐵15號線安立路站A出口)
營地地址:鷲峰國家森林公園
聯(lián)系電話:400-688-0688
在日益激烈的學習、工作及生活環(huán)境中,人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幸福、健康、快樂”已經成為了大家不斷追求的目標。由于學生認知水平和基本能力的實際差異,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會不斷增大,所以很難堅持學習,導致厭倦感、自卑感、無助感的產生。因此,有必要加強認知訓練。加強情感和意志教育,將身、心、靈三者結合起來,采取“綜合治理”的措施,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讓學生在體諒父母、老師艱辛的同時,使學生學會獨立成長,承擔家的責任。在取得進步的基礎上,正視困難、克服挫折、戰(zhàn)勝自我從而帶來愉悅感和成功感,這樣就能夠使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據(jù)分析,10到16歲是勵志心靈培訓的黃金時期,錯過就很難彌補過來,所以教育孩子不能等。
親子感恩活動
通過親子趣味游戲及心理引導,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和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的默契,感受關愛和被關愛的幸福,從而使受訓者學會換位思考,承擔責任,勇于擔當,促進校園、家庭和諧健康發(fā)展。
解壓抗挫培訓
在培訓活動中模擬人生各種挫折與困難甚至生死抉擇,通過訓練讓孩子內心強大起來,從而使受訓者適應生活,接受挑戰(zhàn),學會珍惜生命,勇于面對人生一切困難與挫折。
中小學生自殺多為一時沖動 根源在于高度應試的教育制度
目前,中小學生自殺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現(xiàn)象。根據(jù)搜集的2013年全年中小學生自殺案例79例,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fā)布的2014年《教育藍皮書》中指出,中小學階段自殺率最高為初中,學生自殺根本原因在于高度應試的教育制度。
盡管“女性自殺率高于男性”在中國自殺研究中是個常見的命題,然而《教育藍皮書》指出,中小學階段男生自殺現(xiàn)象卻較為突出,比例高于女生;比照年齡和年級,能夠發(fā)現(xiàn)從小學6年級開始,自殺率開始攀升,其中初中最高,高中次之。
從自殺意愿來看,留有遺書的中小學生幾乎都表現(xiàn)出對生命和親情的眷戀、對死亡的恐懼,大多數(shù)中小學生自殺具有突發(fā)性,是當時壓力下的瞬間意志力崩潰或一時沖動。從時間上來看,中小學生上半年的自殺率高于下半年,其中4至6月份是中小學生自殺的高峰期;季節(jié)固然是一個影響因素,但學期學業(yè)的影響更為關鍵:暑假的2例自殺均與暑假補課有關;50例的自殺案例(63%)發(fā)生在學業(yè)壓力和升學壓力較強的下半學期;另外,“開學日自殺”有3例。從地點和方式上來看,36.5%的自殺案例發(fā)生在學生家中或所在的小區(qū),30%發(fā)生在學校;58%的自殺案例為跳樓,20%為服毒;可見大多數(shù)中小學生自殺具有突發(fā)性,過程短暫。
從自殺成因來看,壓力主導型自殺在中國中小學生的自殺中占絕大多數(shù),包括師生沖突、家庭沖突、學業(yè)壓力、相約自殺四個主要類別。這類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意志力被耗盡而失控,根據(jù)意志力損耗的原因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崩潰之死,由于學習壓力自我耗損,導致突發(fā)自殺或者蓄謀自殺;一類為羞辱之死,在他人的言語暴力和身體暴力下自我耗損到一個極致,以致自殺。由學業(yè)壓力導致的自殺基本上屬于崩潰之死;很多師生沖突導致的自殺案例基本上屬于羞辱之死。這兩類自殺案例占搜集到的2013年所有中小學生自殺案例的92.7%.《教育藍皮書》指出,中小學生的自殺并不是個體單純的心理脆弱,根本原因還在于高度應試的教育制度。如師生沖突類中,在分數(shù)指揮棒下,老師被“成績指標”壓迫,導致教師的壓力焦慮癥,這種壓力最終傳導至學生,使他們成為最終的受害者;家庭沖突導致的中小學生自殺案例中,首要因素還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過度關注。
責任教育
學會擔當,盡好自身責任,積極分擔家庭、社會、國家責任。
閱讀上一篇:巨峰成長軍事夏令營課程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