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北京華文學院承辦的“2010東南亞國家青少年漢語夏令營”4月6日下午在北京華文學院開營。來自泰國、菲律賓、印尼、緬甸、老撾、越南6個國家的146名海外華裔青少年,未來一個月內(nèi)將在北京華文學院學習漢語、繪畫、書法、傳統(tǒng)手工
北京有很多古跡,我希望了解它們背后的文化。”身著乳白色長袍的越南女孩黎秋霞是第一次來北京。這位高二學生在越南國內(nèi)學習過一年半漢語,她期待在即將開始的夏令營中“漢語水平能夠得到提高”。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北京華文學院承辦的“2010東南亞國家青少年漢語夏令營”6日下午在北京華文學院開營。來自泰國、菲律賓、印尼、緬甸、老撾、越南6個國家的146名海外華裔青少年,未來一個月內(nèi)將在北京華文學院學習漢語、繪畫、書法、傳統(tǒng)手工制作等課程,并赴北京、承德兩地參觀游覽,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趙陽在開營儀式上致辭表示,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友誼發(fā)展得很好,海外華僑華人在其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學員們更好地學習漢語知識,了解中國文化,將來能夠承擔起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的使命。
“希望大家學習有進步、生活有收獲,參觀有更多見聞。”北京華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彭俊希望學員們“多看、多聽、多開口”,通過一個月的學習提高學習漢語的興趣,回國后學好漢語,未來成為中國和所在國家交往的友好使者。
彭俊介紹,今年是北京華文學院成立60周年,學院成立的目的就是幫助海外千千萬萬的華裔青少年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化。60年來,共有來自全世界84個國家的六萬余名華裔青少年、華文教師、外國朋友到該校學習、研修。
緬甸福慶中文學校的年輕教師趙榮嬌此次隨團來到北京,去年在成都舉行的首屆海外華裔青少年華文知識競賽總決賽中,正在緬甸曼德勒外國語大學就讀的她以一首感人肺腑的詩歌朗誦《游子的淚》獲得“最佳口才獎”。談及做中文老師的原因,趙榮嬌憨厚地笑說,“自己從小就學習漢語,希望把老師交給我們的東西教給別人”。
6日舉行的開營儀式上,來自越南河內(nèi)的代表還向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贈送了禮物。帶隊老師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這幅畫的名稱是《還劍湖》,畫面中的龜塔是河內(nèi)的標志,旁邊的祿樹代表感激之意,“想以此感謝基金會對海外華文教育的支持”。
當天,北京華文學院還迎來了11名學生組成的荷蘭中文學校學生團。16歲的荷蘭女孩伊潔說,“北京這個城市很有動感,中國文化使它很不一樣”。(完)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馬德里中文夏令營開始招生
閱讀下一篇:您可上網(wǎng)查詢具體夏令營行程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