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孚青少兒夏令營的老師指出一個人要想在未來的工作、事業(yè)上獲得成功,只有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情商。尤其是在一個講究分工合作的社會中,一個擁有較高情商的人,更容易獲得外界的認同,得到別人的幫助,進而有助于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
馬敏委員提議對中小學生進行情商教育的建議,筆者深表贊同,但是對于他提出的在中小學開設情商教育課程的建議,筆者卻有不同意見。首先,情商教育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物理等知識課程的教育,課堂上的說教和灌輸,未必有用,很有可能淪為形式主義;其次,不管是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還是集體意識,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都需要在具體的人際交往、實踐活動中完成,而無法在課堂上完成。
因此,情商教育可以有,也必須有,但是如何教育,卻值得費一番心思。往大了說,需要改革現(xiàn)行教育體制,改變現(xiàn)行教育理念,把學生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救出來,給他們更多參與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時間。往小了說,需要老師不再以應試教育中“標準答案”的思維模式去教育學生,放開對學生思想的禁錮,鼓勵思考和實踐。
情商關系到一個人的一生,情商教育的意義不言而喻。只要有了這樣的意識,并且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引導方式,就必然能夠改變中國孩子“高智商,低情商”的無奈現(xiàn)狀。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如果孩子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閱讀下一篇: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用處何在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