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羽毛球的起源,我們要追溯到14世紀的日本,羽毛球夏令營介紹到當時用的球拍都是木頭做的,而球也特別的簡易,相傳在14世紀末,日本出現(xiàn)了把櫻桃插上美麗的羽毛當球,兩人用木板來回對打的運動。這便是羽毛球運動的雛形。
現(xiàn)代羽毛球運動誕生在英國。1873年,在英國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鎮(zhèn)有一位叫鮑弗特的公爵,在他的領地開游園會,有幾個從印度回來的退役軍官就向大家介紹了一種隔網(wǎng)用拍子來回擊打毽球的游戲,人們對此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因這項活動極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層社會社交場上風行開來。“伯明頓”(Badminton)即成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年,英國14個羽毛球俱樂部組成羽毛球協(xié)會。
18世紀時,印度的蒲那城,出現(xiàn)類似今日羽毛球活動的游戲,以絨線編織成球形,上插羽毛,人手持木拍,隔網(wǎng)將球在空中來回對擊。這種游戲流行的時間不長便消失了。
羽毛球運動約于1920年傳入我國,解放后,得到迅速發(fā)展。20世紀70年代我國羽毛球隊已躋身于世界強隊之列。
70年代,國際羽毛球壇是印度尼西亞與我國平分秋色。
80年代,優(yōu)勢已轉向我國,說明我國羽毛球運動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共設男、女單打和男女雙打及混合打5項比賽。
1992年,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設立男、女單打和雙打及混合打5項比賽。每屆羽毛球賽事的時間地點均有不斷的變化:像湯姆斯杯尤伯杯以及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而今已經(jīng)是21世紀,羽毛球運動已經(jīng)遍及全世界,普遍到每個家庭里面,我們也希望家長能夠鼓勵孩子參加羽毛球夏令營運動,增強體質,娛樂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