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8年,越王勾踐想采取先發(fā)制人的策略攻打吳國。謀臣范蠡勸說道:“大王,敵強我弱,我軍貿(mào)然出兵必難取勝。”但勾踐不聽,結(jié)果在夫湫一帶慘敗。勾踐不得已投降吳國,接受了屈辱條件,帶著夫人和范蠡等人到吳國去伺候吳王夫差。
勾踐在吳國從事勞役,贏得了夫差的歡欣和信任,三年后被釋放回國。重回故國之時,勾踐悲欣交集,與群臣說道:“我的錯誤使得國破家亡,愿諸君盡心竭力助我報仇雪恥!”“這也是臣下和百姓的希望啊。請大王放心!”大臣們紛紛說道。
此后,勾踐臥薪嘗膽,謙虛謹慎,禮賢下士,救濟窮苦百姓,全國百姓皆大歡喜,上下齊心協(xié)力,國家慢慢地變得強盛了。同時,還年年進貢許多財物給吳國,深得吳王歡心。
一天,越王打聽到吳王夫差要建造姑蘇臺,就趁此機會派人給吳王送去了又長又大的木材。夫差從未見過這么大的木材,非常高興??墒牵驗槟静奶?,只得將原來的設(shè)計加高加寬。這樣一來,工程變得更大,勞民傷財更甚,吳國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夫差好色,勾踐使出了美人計——獻西施給吳王。西施到了吳國,吳王見她不僅美麗動人,還十分聰明伶俐,頓生憐愛之心,從此終日帶著西施尋歡作樂,不理朝政。
這年秋天,越國大夫文種求見吳王。他顫巍巍地說:“越國今年欠收,想向大王借糧萬擔(dān),來年一定如數(shù)奉還。”
吳國上下為此一片議論之聲,借還是不借呢,大家吵得不可開交。
夫差回到后宮,就問西施的意見,西施想了一會,說:“越國屬于大王所有,臣民都是大王的。大王想當(dāng)霸主,總不能眼看著自己的臣民餓死啊。”夫差聽完,連連點頭:“愛姬言之有理,我明天就答應(yīng)文大夫的請求。”
文種把領(lǐng)到的糧食運回到越國后,全國上下都歡天喜地的:終于有糧食吃了!
第二年,越國糧食豐收,文種挑選了最好的種糧萬擔(dān),親自送還給吳國。并且向吳王提建議說:“大王,您看,越國的種糧顆粒十分飽滿,如果貴國能用這萬擔(dān)作種子的話,來年你們的莊稼會長得更好的。”
于是,在吳王的支持下,吳國的農(nóng)民很多都用了越國的種糧作種??墒窍路N后,一直也沒有出芽。最后扒開一看,種子全部霉?fàn)€了??墒沁@時候已經(jīng)過了下種的時候,所以這一年吳國的糧食欠收,到處都在鬧饑荒。
吳國的百姓都埋怨吳王,不顧本國土質(zhì)的情況,貿(mào)然引進了越國的種子。
殊不知,這正是文種的一個計謀。他歸還的萬擔(dān)糧食全是蒸熟曬干的種子,當(dāng)然不會發(fā)芽。
這時,吳王夫差又帶領(lǐng)吳國精兵擊敗了齊國,接著又去攻打晉國。
越王勾踐見復(fù)仇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就趁吳國北上攻晉,國內(nèi)空虛之際,趁火打劫,發(fā)兵攻吳。
吳國急急忙忙從晉國撤兵回來,和越軍大戰(zhàn)于五湖。吳國三戰(zhàn)三敗,越軍沖進了吳都。絕望之下的夫差拔劍自刎了。
杭州國學(xué)夏令營認為越王采用文種的“趁火打劫”之計,滅了吳國,一雪舊恥。隨后稱霸東方,成為了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