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能成長夏令營提示:不自信是現(xiàn)在很多小孩子都有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自信有太多的好處,自信的人幸福指數(shù)通常會比較高,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做出決策,他們的心理是健康積極向上的,所以,在孩子的早起教育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怎樣讓孩子變得自信?
怎樣讓孩子變得自信?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什么是無條件的愛?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后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丑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yǎng)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么樣的孩子無關,有父母的愛在后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實,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如果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你學習好了爸媽才會滿意,你奧數(shù)比賽得獎了爸媽才高興,孩子心里會懷疑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并學著戴上勢利的眼鏡去面對愛與關懷。父母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再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孩子長此以往會變得緊張、焦慮、患得患失。
怎樣讓孩子變得自信?尊重使孩子自信
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會都要尊重他。
美國學校一直強調“鼓勵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學生們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認識,不因和其他人的長處比較而自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閃光點,也許他學數(shù)學不開竅,但是他人緣好,有領導才能;也許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畫畫好,有藝術細胞;也許他不善表達,但是他體育好。老師和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長處,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的長項得以發(fā)揮,從而確立他的自信。
課堂上有個腦子明顯有毛病的孩子,老師卻一直在鼓勵,十道題做對了一道,老師馬上讓他到前面將那一道題算給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勵他繼續(xù)努力,沒有分毫的諷刺挖苦,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能沒有自信嗎?中國的孩子考試沒考好,父母說罵就罵,違反了紀律,老師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點尊嚴可言?
美國的成年人把小孩當做大人一樣尊重:父母進入子女房間要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其他隱私……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
怎樣讓孩子變得自信?贊賞使孩子自信
孩子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評價來給自己定位。如果他經常被表揚,他的心里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覺得自己很優(yōu)秀很特別。相反,如果孩子平時聽到的都是訓斥、挑剔、責備甚至挖苦,一個小小的過錯就被家長抓住不放沒完沒了地進行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什么都做不好,他就會否定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心理,進而失去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小學的運動會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參加比賽的,籃球足球棒球等運動隊還有管樂隊弦樂隊,誰想參加誰就報名,不是根據個人水平甄選的。無論是表演還是比賽,觀眾們都是掌聲雷動給予孩子們鼓勵。
從上一年級開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輪流當,上講臺演講,人人都有資格,怎么講都行。有的小孩講話沒個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語,老師會表揚他的觀點特別,勇氣可嘉。
老師總是千方百計地挑出孩子的優(yōu)點、亮點,進行表揚,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會變得越來越好,長處會越來越長。孩子因為自己的長處而得到自信。
怎樣讓孩子變得自信?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會有意無意否認孩子的感覺,說出不信任孩子的話語。比如孩子說太熱了,不想穿外衣,我們會斥責孩子:熱什么熱?媽媽一點都不熱。孩子想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wěn)的,看把盤子給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課難,我們會說:“怎么別人會做就你不會?你一定是上課沒有好好聽講。”孩子要嘗試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會說:“得了吧,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別丟人現(xiàn)眼了。”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一點一點地扼殺掉了。
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覺和判斷。如果孩子說熱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熱,可以替他拿著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時候再給他穿上,他覺得課程太難,和他一起分析難在什么地方,找到癥結,幫孩子解開。他想嘗試任何事情,都給他機會讓他去試,給他充分的信任和學習的機會。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七個方法提升孩子的學能
閱讀下一篇:如何化解厭學情緒?孩子為什么會厭學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