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國的購物心得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1-3-29
來到德國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 柴米油鹽這些東西與中國完全不一樣, 在德國購物說句俗話那是要 “悠” 著點。
完全一樣的東西, 在不同的店里, 價格能相差一倍以上。 買東西的學問可大了: 要買一般食品可以到幾大廉價超市 “real” “plus” “l(fā)idl”等等, 噢, 當然不能忘了還有 “aldi”, 它在德國有3050家連鎖店吶。 雖然店的規(guī)模很大, 卻沒有那種“店大欺客” 的現(xiàn)象, 相反, 每個連鎖店的服務態(tài)度都好得很, 服務, 尤其是售后服務做的相當周到, 舉個例子來講: 我的一個朋友買了一口炒菜鍋, 用了一個月, 覺得不好, 想去退貨, 可又覺得時間拖得太長了, 不好意思和店家說, 但還是想試一下, 便想了很多理由, 拿著發(fā)票去了, 還邊走邊尋思著會受到店員怎樣的詰難, 而自己又應該去怎么應答。 可是到了aldi, 剛剛對店員出示了發(fā)票, 說明了想退貨的意圖, 服務員立刻回答: “我們的商品給您造成了不便, 對不起, 馬上可以退換!” 朋友編造的種種理由都白費了, 從此他對aldi是心悅誠服, 成了aldi忠實的顧客。 就是通過這種對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 aldi這種連鎖超市占據了極大的德國零售業(yè)市場份額。
在德國有一個笑話, 說什么地方男人都去, 但從來不說, 答案是紅燈區(qū); 什么地方女人都去, 但從來不說, 答案是aldi。 aldi的商品較為廉價, 是德國中低產階層的購物首選, 過去, 稍微有點錢的人就不愿進aldi, 認為在那里買東西 “掉價”,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 連德國人自己都說 “感謝上帝創(chuàng)造了aldi”, 事實上, 有很多富有的德國人都是aldi的常客--德國人覺得實用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即使像在aldi這樣的店里買到的東西也不見得是最便宜的。 所以經常見到德國人開著 “bmw”, 在不同的超市之間穿梭, 提著大包小箱的好不辛苦, 其目的只不過和我們窮學生一樣想省點錢。 用“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氈” 來形容在德國購物真是滿傳情的。
德國的蔬菜比肉貴, 有很多在中國常見的蔬菜在德國很難買到, 超市里賣的一般都是經過冷藏處理的蔬菜, 要想買到廉價而且新鮮的蔬菜, 要去土耳其市場。 凡是稍微大一點的德國城市, 一般都有土耳其市場, 那里經營的瓜果蔬菜是新鮮又便宜的。 每到周末的時候, 土耳其市場人潮涌動, 來自各個不同國家的購物者, 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 走到一起來了-- 二戰(zhàn)后有大批的土耳其人移居德國, 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 獲得了德國人民的尊重。 在土耳其市場, 你能看到的不僅僅是熱熱鬧鬧的購物景象, 還能體會到一份各國人民和睦相處的溫情......
其實有些日常生活用品不一定非要新的不可, 有些大可光顧二手貨市場和 “跳蚤市場”, 二手貨市場不言而喻是賣舊貨的, 而跳蚤市場卻是極有德國特色的, 也是經營舊貨, 但是時間和地點都不固定, 像跳蚤一樣東竄西蹦的, 因而得名。 而賣東西的有很多人并不是以經營為目的的, 他們賣東西, 只不過是為了使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在別人身上從新實現(xiàn)價值, 所以東西一般都很便宜, 比較像一個互助市場。 我就曾經在跳蚤市場以10馬克的低價買了一套二戰(zhàn)時期的納粹軍服, 到不是欣賞, 只是覺得那是一段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 或許我們應該保存些什么作為紀念。 有很多德國人全家出動去跳蚤市場賣東西, 一方面共度周末其樂融融, 另一方面還在討價還價中結識了新的朋友。
在德國還有一些大的連鎖購物中心, 像“kaufhauf” “woolworth” 等等, 除了個別的東西便宜以外, 都價格不菲, 如果不是圣誕節(jié)后大減價或者是春秋季大處理的時候, 最好不要闖進去, 否則一定被“宰”得血肉模糊的, 可不要怪我沒告訴你。
![]() 中學生申請加拿大留學攻略 |
![]() 讀社區(qū)大學的五點好處 |
![]() 最有特色的學校推薦 |
![]() 英語夏令營如何做好英語閱讀題 |
![]() 英孚夏令營—生活便利小貼士 |
![]() 幾點你所不知的美國民俗 |
![]() 英孚美國夏令營詳解美國高新職業(yè) |
![]() 澳洲游學寄宿問題 |
上一篇:阿拉伯博物館簡介
下一篇:香克林鎮(zhèn)纖塵不染英倫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