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分裂局面造成的影響,使秦始皇非常關心六國舊地的動靜,擔心六國舊貴族圖謀復辟。為了防止割據的再現,秦始皇把六國富豪和強宗十二萬戶遷到咸陽,另一部分遷到巴蜀、南陽、三川和趙地,使他們脫離鄉(xiāng)土,以便監(jiān)視。他把繳獲的和沒收的武器加以銷毀,在咸陽鑄成十二個各重千石的銅人。又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盡可能消滅封建貴族依以割據的手段。
為了控制廣闊的國土,特別是六國舊境,秦始皇還修建由首都咸陽通到全國各地的馳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他自己多次順著馳道巡游郡縣,在很多地方刻石紀功,以示威強。為了加強北方的防務,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又修筑由咸陽經過云陽(今陜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塹山堙谷千八百里。在西南地區(qū),還修筑了今四川宜賓以南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于近旁設官進行統(tǒng)治。
秦始皇的事業(yè),是在殘酷地剝削壓迫人民的條件下,在短短的十幾年中完成的,這使秦的統(tǒng)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征。秦統(tǒng)一以后的十幾年中,秦始皇維持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進行了多次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完成了巨大的國防建設和土木建筑。
秦始皇大大增加了對人民的征斂。據估計,當時全國的人口約為一千多萬,而當兵服役的人超過二百萬,占壯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當兵服役的人脫離了農業(yè)生產,靠農民養(yǎng)活,這就出現了男子力耕,不足以供糧餉,女子紡績,不足以供衣服的嚴重局面,大大動搖了秦的統(tǒng)治基礎。為了強化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秦朝又推行嚴刑峻法以鎮(zhèn)壓人民,并且把數十萬人民變?yōu)閲业那敉健?/p>
農民生活悲慘,穿牛馬之衣,吃犬彘之食,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舉行暴動。這種種情況說明,急政暴虐激化了社會矛盾,秦始皇在完成統(tǒng)一事業(yè)的同時,也造成了秦王朝傾覆的條件。所以西漢時的賈山談到秦代“群盜滿山”的情況時說:秦始皇在世時,他的統(tǒng)治已經在崩潰,但是由于皇帝以及開國大臣在鎮(zhèn)壓,沒有人敢于和政府對抗。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秦朝的滅亡,秦二世被趙高殺死,劉邦攻占咸陽
閱讀下一篇:端午節(jié)起源歷史由來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