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貴傳》首次披露陳永貴抗戰(zhàn)時擔任偽職的真實原因1937年7月7日,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很快打到山西。太原失守前,11月2日日軍已占領了昔陽縣城。大寨離昔陽很近,聽說日本人要抓男丁,為躲避戰(zhàn)亂,陳永貴回到了祖籍石山村。在鄉(xiāng)親的幫助下,做起了小本生意,但時間不長,便本錢耗盡。后來,他曾牽毛驢販過煤,也曾闖蕩到日軍占領下的太原,但到頭來都兩手空空。無奈之下,只好徒步返回大寨。
途中,他走到巴州鄉(xiāng)山莊頭村,在一塊玉米地看見了當?shù)匾晃皇龤q的黃毛丫頭,衣衫襤褸,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偷偷地啃還沒成熟的玉米棒子。陳永貴告訴姑娘說那生玉米吃不得,姑娘只說了一個字:“餓……”陳永貴無法解決這一難題,只好規(guī)勸幾句,繼續(xù)趕路。誰知那姑娘提出想跟他一起走,說:“大哥,我跟你走吧,你救我一條命吧!你走到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陳永貴被這丫頭的傷心話說動了心,緊緊地攥住了丫頭的手??墒?,連自己都顧不了,怎么可能養(yǎng)活這個女孩子呢?在姑娘的再三懇求下,陳永貴心軟了,答應兩年后來接她。
兩年后的1941年,盡管陳永貴仍舊沒有解決吃飯問題,但他說話算數(shù),在朋友的幫助下,湊了幾斗玉米,吹打一番娶了當年的丫頭李虎妮為妻。石山的鄉(xiāng)親們?yōu)樗幕槭鲁粤艘活D蕎麥面條,陳永貴便帶著虎妮回到了大寨,繼續(xù)住在穩(wěn)周老人家里。大個子寡嫂對虎妮有如親妹妹一般,一家四人相依為命,和善相處??上Т髠€子寡嫂命薄,那一年得了一場重病,不久就去世了,陳永貴以本家兄弟的身份把她安葬在賈家墳地。又過了幾年,穩(wěn)周老人去世,陳永貴披麻戴孝為老人送終,以養(yǎng)子身份完成了應盡之責。
1942年,陳永貴被戰(zhàn)亂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日軍占領下的昔陽,要求普遍建立維持會。除縣里早有憲兵隊、偽組織外,還要求所有日軍占領村莊都要成立維持會,選出會長、村長或代表,以維持占領區(qū)的“治安”,為日本人提供情報和后勤服務等。為日本人做事,出面擔任維持會代表,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所不愿做的,尤其是在昔陽這樣一個群眾基礎好,抗日烽火燃遍全境的地方。而且,這還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當時的太行山區(qū),八路軍和日軍斗爭激烈,掃蕩和反掃蕩、維持和反維持斗爭從未間斷過,比如:1939年5月1日,中共昔東縣委和抗日縣政府在皋落召開鋤奸反特大會,公審處決大漢奸、日偽縣維持會秘書李洪泰;1939年9月18日,中共昔東縣委、縣政府在皋落召開萬人大會,公審大漢奸王用賓并處以極刑;1940年4月,日軍在昔西實行內(nèi)部“清共”,從縣城內(nèi)的偽機關、學校和附近村的“維持會”中抓走嫌疑人員三百余名全部活埋;1941年6月14日,平昔東獨立營和民兵在八路軍新十旅二十九團配合下,將東冶頭據(jù)點守敵逼退,昔東二區(qū)的“維持會”全部肅清;1942年9月,中共昔西縣委先后摧垮廟溝、泉水坪、鴿坪、常溝、巖莊、直峪寺、垴上等村的“維持會”。
在這種情況下當偽代表,隨時都有掉腦袋的可能。
大寨的大姓是賈家和趙家。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這些大姓家族世代相襲,形成盤根錯節(jié)的宗族勢力,外來人口不得不依附于他們。日本人命令各村選代表,不然,就進村燒殺搶掠,村里不敢不選,但大姓人家誰也不愿充當偽代表這一角色。村長賈泰元有糧有錢,他很清楚,日軍來掃蕩,吃虧最大的是他,找個敢說敢做、能言善辯的人出面維持、拖延一下,于村于己都有好處。富人們不愿做,又必須做,于是,就把當偽代表一事推到了既是外來戶又是窮光蛋,既膽子大又能說會道的陳永貴身上。
陳永貴此時雖說沒啥文化,又勢單力孤,但他明白為日本人干事是不光彩的,是要遭人唾罵的。雖說這時的陳永貴談不上有多高的階級覺悟,但他深受昔陽抗日愛國運動的影響,早在1937年八路軍剛到昔陽時就有參軍的打算,只因八路軍居無定所,他找不著。因此,對偽村長一事,他表示堅決不干,曾準備往解放區(qū)跑。就在這時,八路軍獨立營一個經(jīng)常到大寨一帶賣布、化名叫“老曹”的共產(chǎn)黨人主動接近陳永貴,勸陳永貴說,當偽代表也不一定是件缺德的事,可以表面上為日本人干,暗地里為自己人辦事,這也是抗日。那時,陳永貴雖然還不知道中國共產(chǎn)黨在敵占區(qū)建立“兩面政權”的政策,還不清楚“從維持到拖延、從拖延到維持”的策略,但他覺得“老曹”的話很有道理,就滿口答應,并和老曹約定了接頭的時間和地點。就這樣,陳永貴于1942年當上了大寨維持會的代表。
陳永貴憑著不怕死的膽量和伶牙俐齒,當上偽代表后,出入日本人的炮樓,打點著來大寨要吃要喝的“棒棒隊”,糊弄著日偽軍不要殺人,還真使大寨躲過了一些災難。同時,他還謹慎小心地為八路軍做了一些事,或通風報信,或掩護抗日干部。
后來,他一度引起了日本人的懷疑,1943年送糧進城時被抓進了憲兵隊,差點兒砍了腦袋,是他的妻子四處求情,最后由村里的頭面人物出面,才將他保了出來。
出獄后的陳永貴,在縣城里找了個打燒餅的活。一次,他在街上賣燒餅,遇見一家逃荒要飯的農(nóng)民拖扯著面黃肌瘦的孩子,攔住他央求給口吃的。那孩子可憐巴巴的眼神讓陳永貴動了惻隱之心,他二話沒說,將十多個燒餅一股腦兒地給了這掙扎在饑餓邊緣的一家人。而他的這一善舉,立刻引來店主的不快,自然也丟了一份糊口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