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小小年紀就用對抗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和這個世界呢?夢想北大夏令營總結出主要有三點:
(1)學習壓力過大
當前我們的教育是應試教育,你是英雄還是狗熊,只需在分數(shù)上見分曉。所謂“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因此造成學生,尤其是畢業(yè)班的學生壓力非常大,常用敵對態(tài)度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他們不僅對同學、老師、家長有敵對傾向,甚至常常對著無生命的東西宣泄不滿,如在中學生中常可見到不高興時,摔書本、踢墻等動作。
(2)家庭、學校教育方式不當
有些家長自己在外不順心,回家來常拿孩子出氣,打罵他們,孩子接受不了父母的粗暴態(tài)度,往往以對抗方式回應。有的老師比較偏心眼,喜歡能力強、成績好、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對能力稍低、成績稍差,無家庭背景的學生抱有偏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學生,自尊心遭到嚴重傷害,心里有氣沒處撤,于是便以消極的方式來發(fā)泄內心的不滿。
(3)青春期發(fā)育的矛盾
中學生正處于從兒童向成人的過渡時期,心理學上稱之“邊緣人”。這時的他們身體發(fā)育很快,自我意識增強,具有很強的獨立感,認為自己是大人了,不愿再像小學時期那樣很多事情依賴父母等人。但在父母眼里,還是認為他們思想不成熟,知識閱歷淺,因此仍然插手孩子的事情。這往往被孩子們看成是一種束縛,容易使他們產生反感或逆反心理,你說東時他偏說西,引起敵對。
閱讀上一篇:不要輕易對你的孩子說“笨”
閱讀下一篇:夢想北大夏令營成就孩子獨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