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特現代美術館
泰特現代美術館位于泰晤士河南岸,與圣保羅大教堂隔岸相望,連接它們的是橫跨泰晤士河的千禧大橋。外表由褐色磚墻覆蓋、內部是鋼筋結構的美術館原本是一座氣勢宏大的發(fā)電廠,高聳入云的大煙囪是它的標志。今天的泰特現代美術館由瑞士兩名年輕的建筑家jacqes herzog和 pierre de meuron改建而成,他們將巨大的渦輪車間改造成既可舉行小型聚會、擺放藝術品,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廳,觀眾從這里乘扶梯上樓。
他們在主樓頂部加蓋兩層高的玻璃盒子,不僅為美術館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線,還為觀眾提供羅曼蒂克的咖啡座,人們在這里邊喝咖啡邊俯瞰倫敦城,欣賞泰晤士美景。在巨大煙囪的頂部,設計師michael crage-martin與herzog及de meuron合作,加蓋了一個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頂,因為由瑞士政府出資,所以命名為“瑞士之光”,如今,它已成為倫敦夜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泰特現代美術館專門收藏20世紀現代藝術,畢加索、馬蒂斯、安迪瓦豪、蒙德里安、達利的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觀眾前來觀賞,美術館并未按傳統(tǒng)的年代編排方式陳列它的藝術品,而是把藝術品分成四大類,分別擺放在3樓和5樓的展廳內。這四大類是:歷史-記憶-社會、裸體人像-行動-身體、風景-材料-環(huán)境、靜物-實物-真實的生活。這種割破歷史脈絡的陳列方式使得觀眾在同一個空間與時間與不同年代圍繞同一主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品相遇,人們在觀看莫奈的大型壁畫“睡蓮”的同時可以瞥見身旁的richard long創(chuàng)作于1991年的石頭陣。不同的藝術思維和創(chuàng)作手段在此直接碰撞,這正是泰特現代美術館的高明之處,也是它指引人們思考藝術的的精神魅力所在。
更多精彩內容請查看新航道夏令營tbmh.com.cn/newchannel/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