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
小學生暑假夏令營知道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師,在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工程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在這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存在幾大誤區(qū),或多或少的會干擾孩子這一“工程”的質(zhì)量。
第一是期望虛高,會脫離孩子的實際情況。
因為這在對孩子的期望上,這會有很多家長就像對股市一樣,期望虛高,而不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還會一味盲目跟風、從眾,甚至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事實上,現(xiàn)在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是沒有可供復制的成才之路的。所以作為家長要基于孩子的實際,要發(fā)揮孩子所長,讓他成為一個可能成為的人。
第二是學習成績至上,忽略孩子身心健康和品德的養(yǎng)成。
一些家長對孩子提要求的口頭禪就是“只要成績好,其他 怎么都行。”育子標準的傾斜,導致一些學生成績雖好,卻品德欠佳。王文英認為,待孩子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重才輕德的教育育不出真正的人才,而有才無德的人也不 會受到尊重。隨著包括品德在內(nèi)的綜合評價納入某些省份高考評價體系,品德已成為衡量教育效果和人才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三是嘮叨、抱怨多于傾聽和表揚,忽視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
當孩子沒有考好或 經(jīng)過輔導仍對問題不理解時,有的父母便不冷靜地說“笨蛋”、“豬腦袋”等。當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或沒達到父母要求時,有的家長不分情由地指責孩子“沒出 息”。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有的家長甚至說“你就不是念書的材料”。這些忌語會把孩子引入誤區(qū),產(chǎn)生負作用,導致孩子得不到認同和肯定,缺乏自信,更易產(chǎn)生 對抗和憤怒情緒,使親子關(guān)系往更差的方向發(fā)展。 孩子的自尊心很強,過于苛責會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正面鼓勵,肯定孩子的長處,才能樹立孩子的信心,令孩子獲得前進的動力。愛是有藝術(shù)的,訓斥、打罵、放 棄等“恨鐵不成鋼”的愛不是真愛,袒護、遷就、姑息等溺愛也不是真愛。真正的愛是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