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乖乖仔在家小暴君 父母要幫孩子拿掉假面圖
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qū)δ阏f:“這個菜太難吃了!”你會怎樣回答他?
解釋型的母親會說:“這個菜很有營養(yǎng),吃了它會……”
命令型的母親會說:“不要這么多話,快吃!”
非干預型的母親會說:“真的?讓我嘗一嘗。”
你與孩子之間的對話是哪一種類型的,你知道不同類型的交流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嗎?
解釋型的父母有利于孩子獲得更多的相關(guān)知識,凡事講道理,但孩子可能會不愿意跟父母多說話;
命令型的父母可能有助于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不利于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非干預型的父母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給孩子任何壓力,這種方式較有利于孩子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并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提問和父母的解答,使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一種開放和動態(tài)的交流方式。
建議:請把握你與孩子之間的對話風格。
1. 只在孩子感興趣和表示愿意聽你說的情況下,才使用解釋型風格對話,以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 在緊急情況或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情況下,要使用命令型風格的對話,以迅速制止危險行為或不良行為;
3. 對于語言能力發(fā)展遲緩的孩子,要多使用非干預型風格對話,以激勵他大膽表達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