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不懦弱”
對于性格內(nèi)向、膽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多加觀察,如果對方是攻擊性較強的孩子,特別霸道、強勢,可以暫時避免讓孩子跟他接觸。
北京夏令營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或許在外邊跟小朋友玩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 被別人搶了玩具,強行拿走了心愛的物品,乃至被打兩下,推搡一番等等。有的孩子對比膽怯,不知道該怎么辦,家長知道了通常分外憤慨,一起也很著急,除了疼愛以外,還憂慮孩子長大了會不會一向窩囊,被人欺壓。有的家長就告訴孩子進行自衛(wèi),英勇回擊;有的家長會直接去找那個孩子理論一番,經(jīng)驗他今后再敢打我家孩子就怎么怎么;有的還會找對方家長、教師解決問題,乃至形成大人之間的不快。
關(guān)于這些問題,家長不要那么嚴重,應當了解這是孩子之間正常往來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們都不是出于歹意,僅僅一時的激動,或許說他們還沒有學會怎么跟兄弟打交道,不要容易界說他們是打人、欺壓人、被人欺壓、膽怯怕事等。家長應盡也許地放手讓孩子們自個去體會感觸、解決問題,由于這是成長所必需的,不用少見多怪。家長不要容易介入其間,必要時加以引導就可以了。
其次,可以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如果別人打了你,可以語氣堅定地制止他,表示抗議,如“你不能打人!”“你打我,我很不高興!”“你實在想要這個玩具可以拿你的跟我換,如果你打人,我就不跟你玩兒了!”這樣處理一般就能有效地結(jié)束沖突,不傷感情。不能簡單地教孩子別人打了你,你就打他,那樣,孩子會認為動手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較激烈的打斗在學齡前階段并不常見,孩子一般也會本能地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對于性格內(nèi)向、膽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多加觀察,如果對方是攻擊性較強的孩子,特別霸道、強勢,可以暫時避免讓孩子跟他接觸。一般情況下不要反應過度。強烈的怒氣、憐惜都會讓孩子更覺得自己弱,更不敢去面對他人。告訴他小朋友不是故意的,你被他推倒心里很難受,可以直接告訴那位小朋友,你很傷心,或很生氣。孩子會慢慢學會怎么處理。不要由家長出面去講理,也不要動輒讓孩子找老師告狀,那樣別的孩子反而會更加有意地欺負他,使問題復雜化。
要想讓孩子不欺負別人,也不被別人欺負,就需培養(yǎng)他的正義感和自信心,日常生活中具有獨立自主能力。這都是在生活中不斷示范、熏陶、鍛煉出來的。
上一篇:“權(quán)力感”孩子也可以擁有
下一篇:孩子變挫折為動力的引導方法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