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鉸鏈和連桿
肩:你必須保持肩部不動,也就是在投擲過程中,只有你的手臂是動的,身體的其他部分都應保持一定的姿勢不動。
肘:在投擲動作的前期即手臂后甩時肘部應基本保持不動,在手臂前揮飛鏢加速過程的某一點,肘部才順勢上揚。 你也許會聽到這樣的建議:‘飛鏢投擲時肘部千萬不要動’,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再來看一次動畫:如果保持肘不動,你將不得不提前釋放飛鏢,也就是飛鏢沿拋物線的引導過程過短。這就象手槍和步槍在精度方面的差異:步槍的較長的槍筒使它的準星提高。所以,飛鏢的引導路線越長,準確率就越高,為了使飛鏢沿我們需要的路線前進,我們必須在投擲動作的后期提起我們的肘。還要注意的是手在脫鏢后應繼續(xù)沿著原來的路線,這使釋放過程變得簡單,我們不需要尋找非常精確的釋放點,只要在某一段任何一點讓飛鏢脫手都能保正飛鏢的飛行路線。
腕: 腕的動作是經(jīng)常引起爭論的話題。在動畫中也不是很強調(diào),也許你覺得它不是很有必要。而事實上,很多職業(yè)選手使用甩腕的動作來增加速度。由三連桿機構我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甩鞭子的動作。如果你使用腕力,鞭子的一端將跑得更快,因而其他的部分就可以少用力,從而提高準確性。但是甩腕也容易出現(xiàn)失誤:因為多了一樣東西需要控制,也就多了一個失誤的來源。雖然很多專家和職業(yè)選手使用甩腕,我還是不推薦初學者用它。
投擲過程
瞄準: 即讓你的眼睛、鏢、目標點對成一線。你必須瞄著目標,而不是飛鏢或參加俱樂部的漂亮女孩。很多投擲者很自然地就會去瞄準,但也有的新手從開始就不這樣做。一定要瞄準,這是保證成功一擲的第一步。
后移: 要做這一步,但是不要移得太快。許多初學者害怕后移會失去準星,但要得到很好的控制只要多多練習就可以。只有極少的成功者省略后移,所以對我們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必須學會這一步。 后移多遠依個人而定,但一般說來越遠越好。常見的錯誤是因為控制困難而后移得不充分,從而達不到足夠的加速度和精度。多多練習,以勤補拙。
加速過程: 這個過程沒有你想象的那樣難。不要太快,也不要太用力,盡量自然圓滑地運動,沿著一定的拋物線方向。記得適當?shù)靥嶂?。如果你采用甩腕動作,也要遵循原來的曲線方向,直到飛鏢脫手。
釋放: 如上所述,只要用正確的方法投擲,這一步只是前面幾步的自然延伸,不會有大問題。如果覺得釋放點掌握不好,那么很有可能是有前述的技術錯誤(沒有移動肘部、或者沒有進行下面說到的隨勢動作)。
隨勢動作(Follow-through):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在投出鏢之后,手應繼續(xù)沿著原來瞄準目標的方向。典型的錯誤就是釋放飛鏢后手臂馬上垂下。
瞄準的目標
這里我們才講到我們的真正目標。一定要記住的是:讓飛鏢沿拋物線軌跡飛行。用幾何學語言來說就是,在拋物線上的每一個位置,都要讓你的飛鏢沿著拋物線的切線方向。 你不必把你的投擲過程錄下來,再在顯示器上畫出一條完美的曲線以幫助你取得好成績。你不必那么麻煩,這完全是一種自然的本性,你可以自然而然地在實踐中進步我們的用石頭殺死野獸茹毛飲血的祖先給了我們這項寶貴的遺傳)。請注意:飛鏢在瞄準目標時應略抬起;抬起的角度在后移時要增大,在前移時要減?。划旂S脫手時幾乎是水平方向,但仍有一個很小的向上的角度。在任何時候,飛鏢鏢尖朝下是絕對錯誤的。
抖動: 幾乎每個初學者都會有相當大的抖動,職業(yè)選手和專家的飛鏢幾乎沒有有抖動。產(chǎn)生抖動的原因可能如下:
飛鏢在加速過程中不是沿拋物線軌跡。
飛鏢的鏢翼或鏢桿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使用標準的鏢翼、中等長度的鏢桿。
你在投鏢時手臂抖了一下。
最有可能:在投擲過程中你的飛鏢箭頭向下了。
可能性比較小的:飛鏢箭頭向上指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