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之體現(xiàn)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4-3-29
山東濟寧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介紹在夏令營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經(jīng)典國學知識,豐富孩子的暑假生活,讓孩子在夏令營中快樂學習。
山東濟寧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介紹,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chuàng)立和奠基者。
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征都可以從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那么,孔子關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xiàn)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對象,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給不同的價值主體在施行“仁”的過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學說都可以從孔子的論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根據(jù)。
具體說來,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tài)度?鬃又鲝埲魏稳硕紤撚幸环N為“仁”的愿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么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態(tài)度端正,就可以實現(xiàn)“仁”的要求?鬃訌娬{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的態(tài)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后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鬃訉Α叭省钡乃枷氲闹匾暎砻鳌叭省钡乃枷牒蛯W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鬃拥乃枷胧且婚T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系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fā)展的學問?鬃铀岢氖侨嗽趯嶋H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笨鬃诱J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xiàn)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中實現(xiàn)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fā)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恒價值。
三、“仁”的表現(xiàn)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边@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tài)的反映,是實現(xiàn)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鬃印叭省钡谋憩F(xiàn)方式還體現(xiàn)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fā)展狀況為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鬃雨P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xiàn)實,時刻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鬃雨P于“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么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xiàn),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升華、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鬃舆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yè)。以至于“殺身成仁”成為后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yè)而奮斗終生。
孔子思想體系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xiàn)“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養(yǎng)體系?鬃雨P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鬃铀枷霝楹髞淼拿献雍蛙髯铀岢摹皟仁ネ馔酢敝捞峁┝死碚搮⒖迹渲械哪承┬袨樯踔镣耆缓笕怂,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恒的“不滅之火”。
閱讀上一篇:儒家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閱讀下一篇:東方的文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