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又又又又上熱搜了!
黃磊大女兒黃憶慈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表演電影片段的英文競選視頻,視頻中黃憶慈褪去了孩童的稚氣,長得越發(fā)大氣。
據(jù)說這幾分鐘短片是由她自導自演的,不僅模仿了《阿甘正傳》、《低俗小說》、《教父》的經(jīng)典片段,而且因為口語流利,臺詞一氣呵成,可謂是才華橫溢。
01
天賦是愛和鼓勵下的衍生物
黃多多是著名演員黃磊的女兒,大名叫黃憶慈。不得不說,她從上過一次綜藝之后,就名氣大增,不僅長得漂亮,而且完美演繹了“腹有詩書氣自華”。
黃憶慈現(xiàn)在雖然未成年,但參演的多部作品都預示著她肯定會像父母一樣著眼于藝術。
父母都是娛樂圈里面非常著名的演員,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優(yōu)秀的電視劇,而爸爸黃磊更是成為了娛樂圈里面很多演員的老師。
作為北電的老師,他在很長的時間里都給黃多多分享了很多在演技這一方面的知識以及經(jīng)驗,當然還是長相大氣,毫不怯場的原因,讓她收獲了不少粉絲。
8歲就能自己翻譯純英文小說;
9歲為《小王子》配音還用英語和導演交流;
10歲與斯皮爾伯格同臺,為電影配音毫不怯場。
12歲時,自己設計衣服,并用英文講解自己的構思,后來還登上了巴黎高定時裝周的T臺。
在《爸爸去哪兒》的時候,大家就已經(jīng)可以看得出來她非常優(yōu)秀的英文功底,和其他會講英文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也是非常的自如。
不難看出,黃磊對孩子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大多數(shù)時候尊重她的想法,任其自由生長,這樣開朗的教導也自然就成為了她自信的底氣。
黃磊培養(yǎng)女兒遠沒有讓她一定要變得得厲害多優(yōu)秀,而是給她機會多展示,多感受,自己學會尋找幸福感。
黃憶慈的天賦是小提琴?是鋼琴?是話???還是英文?都不是她的天賦是勇于探索的心。
當所有人都指責他放任孩子的教育,讓多多看起來早熟,的時候,黃磊依舊堅持自己的態(tài)度,用妻子孫莉的話來回答:“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我們尊重她。”
隨著年齡的增長,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不管父母多大本事,都不可能永遠滿足孩子。
所以教會孩子在發(fā)揮自己的熱愛時,學會尋找幸福感和樂觀的心態(tài),能從根本上帶給孩子用之不竭的安全感。
02
正確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擅長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于每一個第一次成為爸媽的父母來說。
臺灣著名的心理醫(yī)生許添盛的書《孩子都是老靈魂》中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叫做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
在不同的方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事物。
有的孩子喜歡音樂,從小就喜歡唱歌、樂器;有的孩子喜歡繪畫,從小就喜歡擺弄化妝品;還有的孩子天生就對數(shù)字敏感,從小愛看天體宇宙的書籍......
這都算是孩子天賦的啟蒙,你不能不承認,也無法抹滅他們的夢想火苗,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勵他們從喜歡開始找尋熱愛,這便是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擅長什么的開端。
教育理念至始至終都應該將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是個體,不是依附于我們的衍生物,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是比較理智的做法。
學會鼓勵孩子的努力而取代天賦,鼓勵孩子的堅持而不偏重結果,鼓勵孩子的貢獻而不是結果。這些方式,黃磊都做到了。
黃磊與孫莉的教育方式,確實與70、80后傳統(tǒng)的教育,有所不同,他們鼓勵孩子尋找到自己的興趣,并且非常支持。
受到黃磊孫莉的藝術熏陶,從小在劇院長大的黃多多對舞臺也有著不俗的熱愛,因此長大后她也登上自己夢想中的舞臺,開始了話劇演員之旅。
黃磊夫婦的這種“開明”,還是基于孩子的一種贊美和認可,鼓勵孩子做自己,發(fā)揚自己的風格,相比于打壓教育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更好的效果。
03
如何引導孩子找尋自己?
其實怎么鼓勵孩子找尋自己的天賦,也是個值得探究學習的問題!
中國式的家長一般都很喜歡管著孩子,不管孩子要做什么都習慣要自己說了算。
放下掌控欲
從孩子能吃什么、能穿什么、能玩什么,都是作為父母一手包辦的,給孩子順從的權利,而沒有給予其選擇的權利。
這就是一種時刻掌控的感覺,在孩子幼年時期是很難對抗自己的父母的,這會讓孩子有一種深刻的無力感。
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很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孩子與生俱來的一些天賦能力,也可能會在這種壓迫下逐漸放棄。
因此,家長應該在選擇上給孩子留出可選擇的空間,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能夠做決定的,是能夠掌控自己人生的。
適時鼓勵和贊美
孩子在一個成長的年紀,需要通過認可來敦促自我提升。尤其是當自己被寄予希望的時候,他就更會努力。
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孩子在父母的嘴里,不斷定義自我,也在不斷地調(diào)整自我。如果你的一句話讓孩子能夠重新拾起希望,或是就此氣餒,對孩子的一生將是不可挽回的影響了。
及時給予正向回應
很多孩子在上學之后交了新朋友,就會常常跟媽媽說一些學校里的趣事,今天收到了老師的表揚......他們期待著對于情緒和溝通的正向回應。
如果父母當即敷衍了,或者無視了他們的溝通,自此就會減少自己的表達欲,不再同父母進行交流。
擁有父母的鼓勵,孩子才能更好的做自己,如果父母總是不想去向孩子表達支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漸漸的迷失自己,對能力也不再自信。
所以想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并為之努力,就嘗試做個朋友式的父母,及時聆聽,適時給予鼓勵吧。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