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廟“龍柱”與乾隆皇帝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4-6-19
相傳,這深浮雕龍柱因雋刻得太逼真,乾隆皇帝來曲阜祭孔廟時,石柱均用紅綾包裹,不敢讓其看到,擔(dān)心皇帝會因其工藝超過皇宮而怪罪。
孔子國學(xué)夏令營介紹,提到建筑上的龍,可能就會不自覺地想起北京故宮太和殿的蟠龍金柱,其實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里的龍柱,比故宮龍柱毫不遜色。相傳,這深浮雕龍柱因雋刻得太逼真,乾隆皇帝來曲阜祭孔廟時,石柱均用紅綾包裹,不敢讓其看到,擔(dān)心皇帝會因其工藝超過皇宮而怪罪。近日,記者就來到孔廟,游覽了這耗費了徽州工匠二十年心血的龍柱。十根龍柱堪稱瑰寶
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資料研究室主任彭慶濤主任告訴記者,孔子生前雖然不是高官達貴,但其開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yún)s影響深遠,自漢武帝“廢除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儒家思想被歷代統(tǒng)治者所尊崇,特別是宋真宗天禧年間,又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被推崇到至圣的地位,龍自然能與其身份地位相匹配。其中,要說孔廟里的“龍”藝術(shù),大成殿前的十根龍柱當(dāng)之無愧。
龍柱在孔廟北端的大成殿,立在大成殿前檐,共十根。記者看到,大成殿前檐的十根柱全為深浮雕,每柱二龍上下對舞,盤繞飛騰,中有龍珠,四雕云霧,柱子上的空閑處還鑲著山石、波濤。十根龍柱,相互對稱,各柱之龍,均具變化,無一雷同,造型之生動,雕刻之剔透,刀法之剛勁,龍姿之神韻,布局之千變?nèi)f化,各種元素和諧統(tǒng)一。記者不禁感嘆,龍柱絕對是中國石刻藝術(shù)中罕見的瑰寶。
制作徽州雕刻工匠二十年始成
講解員告訴記者,殿前檐的這十根深浮雕龍柱,全用整石雕刻,柱高5.98米,直徑0.81米,以倒扣的蓮花底座為基,是一千五百年明弘治十三年敕調(diào)徽州工匠刻制的。所謂深浮雕,是由于起位較高、較厚,往往利用三維形體的空間起伏或夸張?zhí)幚恚纬蓾饪s的空間深度感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浮雕藝術(shù)對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種特別的表現(xiàn)力和魅力。在五百余年前的工匠有如此的工藝水平,耗盡二十年功力一刀一刻雕成,不禁讓人感嘆龍柱的來之不易。
龍柱逼真怕觸怒祭孔皇帝
對大成殿的龍柱,還流傳著不少故事。歷朝歷代不少帝王曾去曲阜孔廟祭孔。相傳乾隆皇帝到孔廟祭孔時,孔子的后人聽說乾隆要來曲阜,榮幸萬分,立馬對孔廟的角角落落進行了修整。整理了近半年,孔廟就煥然一新了,尤其是孔廟大成殿前的十根石柱子,大伙都說,太有氣勢太雄偉了,特別是中午十分,光照下來,光影與柱子上的龍斑駁相稱,真有點真龍欲飛騰的架勢,只見云龍浮游而不見石柱肅立。
不過,當(dāng)時整理孔廟的有關(guān)人員提出,龍柱之逼真之氣勢,已經(jīng)超過故宮里的龍柱,如此一來,萬一乾隆皇帝看到,在曲阜這么一個小地方,竟然有比皇宮還要逼真的龍,恐怕會降罪。最后還是用紅綾將柱子包裹起來,不讓乾隆皇帝看到。
孔廟之龍?zhí)幪幵?建筑裝飾不離龍
在觀賞了大成殿龍柱之后,記者還隨講解員游覽了整個孔廟,品賞了孔廟里其他帶龍的建筑及部件。記者一路游覽,從陛石之龍、碑刻之龍、護欄之龍到屋脊之龍,發(fā)現(xiàn)孔廟的裝飾與龍息息相關(guān)。
更多精彩敬請關(guān)注: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 tbmh.com.cn/kongzi/
【糾錯】
閱讀上一篇:略論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識
閱讀下一篇:沒有了
- 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精彩活動02-29
- 孔子禮儀文化學(xué)校國學(xué)訓(xùn)練營02-29
- 學(xué)孔子禮儀文化,探索國學(xué)經(jīng)典02-23
- 孔子禮儀文化國學(xué)夏令營火熱招生02-23
孔子夏令營熱報線路
學(xué)校動態(tài)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