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興起:在文化復興的路上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4-6-11
書院是中國知識階層的文化教育組織,它把私學的自由講學和官學的制度化管理結合起來,集中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精華。
孔子國學夏令營了解到,在中國的東西南北,書院這種古老的教育形態(tài),正在人們的視野中重又興起。山東,有作家張煒創(chuàng)辦的“萬松浦書院”;陜西,有陳忠實的“白鹿書院”;天津有“北洋書院”;江蘇,有南懷瑾的太湖大學堂;長沙的岳麓書院,則在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中唯一綿延至今,講壇熱度不減。
讓我們走進書院的過去和現(xiàn)在,凝視一番這古老而常新的文化傳統(tǒng)——
書院起于唐,興于宋,延續(xù)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曾達7000多所。書院傳播學術思想,普及禮樂教化,成為民間知識精英思想新創(chuàng)的集結地,一些著名的書院,對于文化思潮的引領力量,甚至輻射政治領域。
晚清,西學東漸,1901年,光緒帝一紙詔令,改中國書院為西學學堂。接下來的晚期新政,完全廢除書院和科舉,建學堂,引進和實行西方的教育制度,這一教育改革的影響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很多大學,追溯它的前身大都跟書院有關系,四川大學是幾所書院合并的,浙江大學前身是求實書院,湖南大學脫胎于岳麓書院。
現(xiàn)在,一些大學又開始了文化“尋根”之旅。
岳麓書院在20多年前就成為湖南大學內相對獨立的二級學院;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和歷史系主任曾到岳麓書院“取經”,探討如何把書院和學校結合起來,因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就在河南境內;江西九江師院也主動把一些學生的活動放在距離九江市40公里的白鹿洞書院。
此外,還有一些商人創(chuàng)辦的書院。
廈門某房地產商曾到岳麓書院咨詢,打算在其開發(fā)的地產中辟出一塊地方,作為文化場所,參照書院來做。
講學、藏書是古代書院的基本要素,有人批評現(xiàn)在“掛個牌子就叫書院”亂了規(guī)矩,但也許泥沙俱下,形成潮流,才能歷練出好的書院。
書院研究專家、岳麓書院教授鄧洪波說,書院的興盛是文化復興的跡象。那么,現(xiàn)在的文化復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根基,又加入了西方的因素,一定是在一個新的起點上。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孔子禮儀文化夏令營 tbmh.com.cn/kongzi/
【糾錯】
閱讀上一篇:儒家理論與民族精神的塑造
閱讀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