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過去的尤伯杯羽毛球比賽中,雖然中國隊遺憾與冠軍失之交臂,但國羽隊長陳雨菲的名字卻一次次沖上熱搜,被無數網友記在心中。

這是一場蕩氣回腸的比賽,國羽女單選手陳雨菲打到舊傷復發(fā),韓國選手安洗瑩打到大腿抽筋。


雙方都在咬牙堅持,也奉獻了很多逆境好球,著實讓人敬佩!
陳雨菲在決勝局落后對手6分的情況下,持續(xù)追平。結果又在對手拿到三個局點的情況下,瘋狂連追5分拿下對手。
最后一分落地,雙方都躺倒在地,這場球今后絕對會成為尤伯杯經典!
01
在5月14日晚結束的2022尤伯杯世界羽毛球團體賽上,中國女隊與韓國隊鏖戰(zhàn)七個小時,最終以大比分2:3失利,未能衛(wèi)冕。
在首場比賽中,中國對第一單打、奧運冠軍陳雨菲艱難逆轉韓國隊的安洗瑩,話題一度沖上熱搜!
網友:“她累癱躺地的那一刻,我好想哭??!”
作為本次出征2022年尤伯杯羽毛球團體賽中國隊的隊長,決賽之前,陳雨菲作為國羽一單,出站6場,保持全勝。
決賽中中國對陣韓國,陳雨菲繼續(xù)出任女單,對陣韓國隊女單安洗瑩。陳雨菲世界排名第三,安洗瑩第四。
▲圖片來源:界外
比賽伊始,陳雨菲打得順風順水,以11:4進入第一個間歇,隨后陳雨菲自身失誤增加,多次擊球出界,第一局以17:21不敵對手。
第二局雙方展開拉鋸戰(zhàn),陳雨菲以21:15扳回一城。
決勝局的氛圍令人窒息,兩名選手先后申請了醫(yī)療暫停,體能也雙雙逐漸接近極限,每一分都打得更為艱難。
比賽中段,陳雨菲申請了醫(yī)療暫停。從治療過程中可見,陳雨菲的腳腕上纏了厚厚的繃帶,很多人以為陳雨菲無法繼續(xù)堅持比賽了,但陳雨菲還是站了起來,繼續(xù)堅持。
分差最大時,陳雨菲一度以5:13落后。但她在逆境中沒有放棄,一口氣追成15平,比賽隨之進入白熱化。
膠著中,安洗瑩再次將分差稍稍拉開,并以20:17拿到3個賽點。
沒有退路的陳雨菲反而卸下了所有包袱,相比前半段,她打得更加有耐心。在挽救3個賽點后,陳雨菲一鼓作氣拿下決勝局,為中國隊取得了至關重要的第一分。
最后一球,兩人整整打了48個回合,陳雨菲與安洗瑩均躺倒在賽場上,比賽的激烈程度從這一幕中便可見一斑。
作為東京奧運會冠軍,在如今這支國羽隊伍中,陳雨菲是當之無愧的領軍人。
奧運金牌象征著運動生涯的巔峰,然而巔峰過后,難免會經歷低谷。用陳雨菲自己的話來說,她在最低谷的時候迎來了這屆尤伯杯。
“最后一戰(zhàn),再黑暗我也要去尋找自己的光。”這是陳雨菲對于這場尤伯杯決賽的期許。
她做到了。
02
“再拼搏一下,再堅持一下,贏過這一局……”
或許也正是運動員們在比賽中所堅持的信念,才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逆風翻盤的奪金場面。
對于中國女排而言,2016里約奧運會堪稱是史詩般的經歷。
中國女排小組賽跌宕起伏,僅兩勝三負的成績排名小組第四驚險出現。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女排1/4決賽面對保持全勝且一局不丟的衛(wèi)冕冠軍東道主巴西隊,迸發(fā)出巨大的能量,上演了奇跡,3比2淘汰巴西隊,挺進四強。
決賽又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中國隊連扳三局3比1擊敗塞爾維亞隊,時隔12年重奪奧運會冠軍。
在2020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67公斤級決賽上,中國選手諶力軍最強競爭對手無疑是里約奧運會冠軍來自哥倫比亞的莫斯克拉。
諶利軍在抓舉成績落后第一名11公斤僅名列第四的情況下,在挺舉時候他選擇放手一搏,挺舉第二把就直接選擇了187公斤,這是他能舉起來的最大重量!
最終,諶利軍頂住了壓力,成功舉起了187公斤的重量,絕地反擊,逆轉為中國拿下了這枚寶貴的金牌!并刷新奧運記錄。
比賽中有太多“神逆轉”的瞬間令人記憶深刻,這些瞬間也展現了奧運健兒拼搏到底、永不言棄的比賽精神,無論回看多少次依然讓人熱血沸騰。
順風不浪,逆風翻盤!
03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里,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面對困難的時候,失望而不絕望,在逆境中生存、進步,是孩子需要上的一課,更是家長所不能忽視的。
什么是逆商?
“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AQ不只是衡量一個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還是衡量一個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樣的打擊,AQ高的人產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如果說智商和情商是與他人打交道的能力,那么逆商就是與自己打交道的能力。
逆商高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能夠積極應對,把壓力轉化為動力。相反,逆商低的孩子在面對挫折和不確定的生活時,不知如何是好,或是本能地認為自己沒有辦法處理。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后會因不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及復雜多變而深感痛苦。因此,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當孩子遇到挫折怎么辦?
1.為孩子加油打氣
宮崎駿《龍貓》說,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用力過后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當孩子遇到困難,被打擊的想要放棄時,告訴他:任何人做事,一開始都會有困難,加油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父母千萬不要迫不及待的為孩子提供幫助,要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對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到底”。
2.用“同理心”面對孩子
在不同年齡段,孩子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和挫折。也許他面臨的逆境在成人面前不值一提,但在當前那個階段卻是會對他造成莫大打擊的困難。
父母要用和孩子一樣的心理去看待這件事,從孩子的感覺出發(fā),幫助他走出逆境,而不是嘲笑和不屑一顧。
3.走出“心理舒適區(qū)”
如今,孩子就是家里的寶,大人都圍繞孩子轉,而正是這種過分寵愛導致孩子抗挫折能力變差。
家變成了孩子的“保護所”,一旦走出家門,面對不熟悉的環(huán)境和人,就會感到不舒適,應變能力差。因此,家長要多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多跟其他孩子接觸,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遭遇逆境不可怕,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可怕的是遭遇逆境后的措手不及與一蹶不振。
逆商,其實是幫孩子成功扼住苦難的一件最佳武器。
父母的正確引領,會讓孩子有更強大的力量去面對挫折。